Page 464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64
該修
正報
項次 意見 回覆
告頁
次
新設、拓寬與維管的指標建議分 第三階度期末報告中會提出綠道路指標手
一 開,計分亦分離 (要求之內容分為 冊,將依新建及維修道路,分別列出指標
新建、拓寬及養護)。 內容。
指標的計分方式,部分項目有量 謝謝建議,量化與質化指標依指標特性設
化,部分只要有做就好(無量化、 計,若指標適合以量化評估,會盡量以量
二
碳排、透水等),建議儘量宜朝量 化指標方式呈現。
化指標調整。
P28 人行道綠覆率指標 2-1,與人 已修正。 P29
三 行道淨寬大於等於 1.5M 之規範不
符,應予調整。
小路有鼓勵計分(降低標準),但此 已修正。 P69
做法讓綠道路之評等無法具體量
四
化,建議不分先天道路條件為何,
皆採一致的標準。
P17 宜居性增加「路口交通安全評 宜居性增列人行與路口安全指標,指標途 P69
分」項目,內容可包括行人燈號、 徑 2 交叉路口一項,要求設置庇護島、行
五
時向、最短穿越路徑、庇護島….等 人專用號誌、最短行人穿越線等,詳細內
項目。 容見表 6.1。
六 P33 倒數第 2 段,食物 > 實務。 已修正。 P34
P36 碳足跡有提供就好,並無量化 由先導計畫案例結果及相關實務訪談得
指標,是否合宜? 知,碳足跡計算的準確與否在於資料提供
的完整性,若能依據碳足跡指標要求內容
提出相應資料,算得的碳排放量數字較為
準確。因此,初期推廣綠道路執行,碳足
七
跡指標要求著重於資料提供之完整性。待
綠道路執行一段時間,經由案例資料可再
整理得出道路計畫之碳排放量基線,屆時
碳足跡指標可依基線數字調整成量化指標
要求。
4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