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8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68
第三階段期末報告書審查會意見回覆表(109/6/23)
該修
正報
項次 意見 回覆
告頁
次
郭彥樑委員
建議要有依照政策推動的重點去調整 權重是否根據工程性質區分調整,目
一 權重的機制,滾動式逐年檢討項目及 前訴求先以大工程為主,試辦 2 年後
權重。 會調整要求、規定得更周全。
功能上有依道路工程設計的重點,去 指標要求可引導設計者於設計道路時
導引工程師設計的內容。(例如綠覆 納入考量,而分數能引導投入之時間。
率,要再分是人行道的綠帶或是中央
二 分隔帶的綠化,中央分隔要強調密植
灌木可達遮蔽眩光的功能,人行道上
的綠帶除了灌木,還要要求喬木種植
的遮蔭率)
要依不同工程性質去做權重的比例, 權重是否根據工程性質區分調整,目
三 例如橋梁結構工程與一般道路不同, 前訴求先以大工程為主,試辦後會調
也宜區分。 整要求。
要儘量將項目及評分方式簡易透明 評估要簡易、透明化,質化指標如何客
化,以免給受測單位有黑箱決定分數 觀評估,試辦後會知道好不好操作。目
的抗議情事。例如在節能上,若道路的 前困難是沒有案例試行,試行後能把
行車效率是重點之一,則可以號誌續 指標做得更精緻。
進效果佳者,以第一部車綠燈後可至
少行駛 2 公里為 5 分,1.5 公里為 3
四
分,1 公里為 2 分,500 公尺為 1 分
等,路燈亮度若超出設計者,用亮度量
測,超過某一值者扣分,例如市區道路
盡量用預鑄工法;如用 RCP 做幹線,
集水井、水溝都用預鑄,可節省工期,
對居民的感受是正面的。
建議舉出一些項目的作為案例,如何 扣分能否在道路考評納入,評估系統
達到加分的方法,使設計施工若有扣 加入扣分不確定是否可行,看營建署
五
分的機制,並且要使有害作為減到最 裡的意見。
少。
是否可將道路寬度達二十五或三十公 署裡有強制規定參與最好。一億元以 P21
六 尺或長 200 公尺,或工程規模達一億 上強制納入綠道路評估已寫入 2.4 節
以上者,均強制納入綠道路評鑑。 評估執行程序中。
評鑑有施工前、中、後的評估項目及選 2.3 節列出設計與施工階段適合考量 P20
七 擇。 的指標,施工完成後會全面檢視指標
達成情況,據以評估綠道路得分。
徐力平委員
4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