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0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70
該修
正報
項次 意見 回覆
告頁
次
報告書 P.47 第五章案例試評請增加另 先找有代表性的計畫評估,也因大工
兩案例。 程較能達成指標要求得到分數,得到
三
認證後,引導大家了解綠道路,而後加
入較小的道路。
報告書 P.19 評鑑執行程序是否改用 全文中評「鑑」已改成評「估」,但評
四
「評估」? 鑑中心不改。
報告書 P.50 台中潭子案於美國綠道路 台中潭子案的資料為因應美國綠道路
評估系統評估為銀級,而台灣之評估 評估系統所準備,潭子案並未針對本
系統則評為銅級,差異在哪?何者比較 系統指標要求再提供資料。兩個系統
嚴格。 的指標有差別,著重的資料文件不同,
五
導致評級有差。本評估系統僅 25 個指
標 , 剛開始不要訂得太多、太嚴格, 未
來有更適合的指標、內容,會增加更
新。
報告書 P .55 EC2 之「綠島」效應請修 「綠」島效應為錯字,城市中的「熱」 P56
六 正為「熱島」效應;「帶水」綠帶應為 島效應為建築、道路的硬表面造成。
「滯水」綠帶。 「帶」水綠帶改為「滯」水綠帶。
手冊 P.63 圖 LT3.2,請配合圖 LT3.3 已修正。 手冊
七
調整,左右對調。 P63
手冊 P.103 「公路法」非環保署,請修 已修正。 手冊
八
正核對。 P103
手冊部分項目缺「法規」,請檢討。 手冊中未列法規的指標如 ME1 當地
材料、ME2 長壽設計、IN 類其他創新
九
指標等,目前台灣法規並未要求,所以
沒有相關法規。
建議補充說明「評估」是否會增加「經 做綠道路是否會增加成本,一般來說
費」,以利綠道路之推動。 不會增加,以國外的綠建築為例,合格
級及其上一兩級,大概只增加 1-2%施
工成本,最高級會增加到 6%,綠道路
十
多在設計者需花時間去思考怎麼設
計,設計費用增加有限,而此可引領道
路的永續性,未來 2 年的試辦會來看
成本。
台北市政府
台北市工程多為小工程,需有一定規 綠道路不分大小規模道路計畫都適
一
模才會考慮申請。 用。
桃園市政府
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