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4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74

該修
                                                                                                      正報
            項次                      意見                                       回覆
                                                                                                      告頁
                                                                                                       次
                   P.21 受獎予「團隊」,非計畫。                        已修正為「道路計畫之業主、設計及施                          P22
             四
                                                            工團隊」。
                   P.32 記功獎勵是否因各機關而不同?                      記功等獎勵方式是否因各機關而不
             五                                              同,可以再討論,看營建署的想法再
                                                            定。
                   P.34 獎金獎勵亦應非不可行。                         獎金獎勵曾提出與營建署討論,但署
             六                                              裡意見覺得獎金獎勵執行上有困難,
                                                            所以沒納入獎勵機制中。
                   P.37 獎勵加速審查之執行方式為何?                      於補助經費提案申請時,優先審核提                           P38
             七                                              案內容,加速審查流程,使申請單位能
                                                            盡快獲得經費。
                   P.45 不建議高公局、公路總局另建綠 但市區道路與國道或快速道路考量有
             八
                   道路系統,若有則應予整合。                            不同,指標及內容需要調整。
                   P.47-48 潭子案工程經費敘述方式及位 潭子案工程經費敘述已修正。另位置                                              P48
             九
                   置圖宜再明確表示。                                圖擷取自潭子案綠道路評估報告。
                   P.90(及 23、24)達銅級「以上」。                    達銅級的道路計畫獲頒獎章,意指得
             十                                              分超過銅級 30 分(包含 30 分)的道路
                                                            可獲頒獎章,包含銀、金、鑽石級的。
                   P.126 北外環 2 期是否有相關評估資 北外環道路計畫綠道路評估以美國綠
                   料?另前期相關意見回覆為「納入後期 道路 2.0 版指標來評,評估報告已完
            十一  辦理」者,是否以檢核確認?                               成,獲得銅級,並於 7 月 23 日台灣市
                                                            區道路評估系統研討會中獲頒獎章,
                                                            以玆鼓勵。
                   目錄、表單中空污、噪音防「制」。                         噪音防治一詞不改,防治用意為防範
            十二
                                                            與治理。
                   是否有建立電子試算表於雲端或網站 發展綠道路評估申請軟體工具,為 4.2                                                P45
            十三
                   予以速算檢核?                                  節建議的中期工作之一。
            本署道路工程組
                   計畫要求 PR 僅列碳足跡 1 項,依美 有些計畫要求指標已納入評估系統也
                   國綠道路手冊所列 PR 有 12 項,其中 納入評分,例如 PR5 社區參與即 CC1
                   大部分與新建工程相關如 PR5 社區參 利害關係人參與,PR8污染防治及PR9
                   參與.  PR7.  品質控制 PR8.污染防治  廢棄物管理為 WP2 廢汙水排放處理
             一     PR9.廢棄物管理  PR10.噪音與眩光控 及 WP1 廢棄物管理與再利用,PR11 管
                   制  PR11 管線設施衝突分析,所列目 線設施衝突分析為 LT4 管線設施。
                   前道路新建工程於施工前提送之計畫
                   書均有說明,如品管計畫書,勞安計畫
                   書,施工計劃書,逕流廢水削減計畫,



                                                           462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