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9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69
該修
正報
項次 意見 回覆
告頁
次
工程永續營運理念為世界潮流趨勢, 綠道路配合綠建築使政府的永續政策
營建署推動綠建築多年,成效卓著,再 更加完整,降低都市的熱島效應。
推動綠道路計畫,政策一貫且符合時
代潮流,並能引領國內工程界走向環
保永續方向。本計畫已訂出市區綠道
一 路評估手冊,引進實際案例試評,且制
定了短、中、長期工作計畫,皆務實可
行,同時也須藉由實際案例評估做滾
動式檢討指標可行性,建議繼續推廣
應用,未來可考慮擴大應用於所有公
共工程。
報告第五章僅對新建道路提出案例說 維修道路的試評未做,希望於未來 2
明,維修的道路指標不同,惟並無案例 年內試評。
二
說明,建議亦對其提出案例說明,以檢
視指標適用性及有所依循。
手冊 P.10 混凝土、鋼筋及瀝青混凝土 目前 4 項要求之碳排都有試算。材料 手冊
等大宗材料製成之碳排放量,建議舉 「製成」碳排放即「生產」碳排放,碳
三 P10
例試算。 排的係數收集自環保署、交通部、研究
論文和國外機構等。
手冊 P.14 生態保育措施自主檢查表 工程會規定「公共工程生態檢核機 手冊
(設計及施工階段)內容未說明,建議於 制」,共 9 頁,生態影響分析指標要求
四 P14
附錄說明。 內容,擷取其要求之生態自主檢查表
來評分,該規定列於參考文獻
手冊 P.39、P.40 之及報告 P.66 之平坦 已修正。 P66
度 IRI 標準(1)與(2)項錯置,請改正。 手冊
五
P39-
P40
手冊中有關營運階段能源效率(ME5)、 循環經濟是大的議題。在 WP1 廢棄物 手冊
廢棄物管理與應用(WP1)、資產管理 管理與再利用及 ME3 回收與重複使 P32
(CO2)及其他創新(IN)等指標,建議可 用,兩指標中目的加入促進循環經濟,
六 P42
適度導入循環經濟理念,以呼應政府 在 CO1 生命週期成本分析指標中,增
正推動之政策。 加 1 個要求,分析、比較回收材料與 P82
新材料成本得 1 分。 P128
陳志鴻委員
報告書 P.10「擬定……執行相關規範」 規範修正為規定。 P10
一
之規範一詞,用詞請檢討。
報告書 P.15 回收再利用使否涵蓋環保 轉爐石可視同回收與重複使用之材
二
署「底渣」、經濟部「高爐石」等。 料。
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