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2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42
該修
項 意見 回覆 正報
次 告頁
次
因,如第五章 3 案之 EW2 均 連接指標也是因為三個案例自然環境
有困難原因,而本章將 EW2 條件限制,所以沒有執行,但並不代
列入適合原因? 表其他道路工程案例不會涉及 EW2 生
態連接議題。因此,於第六章中全面
性檢視、分析美國綠道路 61 項指標適
合台灣道路計畫納入考量的工程階
段,而非僅針對三個案例可達成的指
標分析。
本署北區工程處
報告書 P.150 二結碳排放量估 謝謝指正,相關內容已修正。 p142
算部分:
a.項目 13.攪拌樁 D=600mm.碳
排放/數量(m)=1268kg CO2/m
一
項目 8.全套基樁 d=1000mm.
碳排放/數量(m)=542 kg CO2/m
每公尺攪拌樁碳排放量為全套
管基樁之 2 倍多,是否合理?
表 4.32:「號誌工程」(356 謝謝指正,誤植內容已修正。另外, p143-
萬)、「景觀工程」(2374 萬)碳 若於工程預算書中無明確呈現材料與 p144
排比率分別為 8.4%、7.8%均 機具之耗用者,無法估算相關碳排放
二 高於「道路工程」6.2%,是否 量。
合理?另攬管線路是否有包含
估算台電 69KV 下地部分,碳
排比例偏低。
建議三案各常用工項之碳排放 謝謝建議,後續發展台灣市區道路之
三
量可做交叉比對,互相檢核。 綠道路評估系統時會納入考量。
本署中區工程處
第七章初步研究成果中,研究 謝謝建議,工程會生態檢核機制已納
出綠道路之成本架構分為屬性 入後續發展的台灣市區道路之綠道路
1 至 5,由三個工程案例中, 評估系統中生態類指標之內容。
一 成本由大至小排序均為
1>4>2>3,顯示目前國內案例
仍以工程會推動綠色內涵部分
及傳統成本與綠道路指標之可
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