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397
楊士賢教授:綠建築有候選證書的概念,若工程後續評估不符評估標準就會被降
級,且不具備候選證書。針對優先補助之建議,會在設計階段就進行初步的審查,
所以才有三階段的必要性。
(六) 南區工程處
(1) 將市區道路分級,如金質獎和金安獎皆有按工程之類別和大小作區分。
楊士賢教授:道路的分級無法馬上做,未來綠道路實際運作獲得更多資料後才有
機會進一步依道路分級來評分。
蔡雅雯博士:台灣現有的資料不足以得出碳足跡標準基線值,且市區道路、快速
道路和高速公路皆不同,提出後續綠道路評估系統試辦很大的原因是為做經驗
資料的蒐集。
(2) 如參考綠建築,部分綠建築為私用建築,但道路沒有私用,部分提出之獎勵
不適用於道路工程,如容積獎勵。
(七) 蔡亦強主席
(1) 若於設計端給予施工單位經費,施工單位施作的意願較高,是否決定性是在
於設計端而非施工端?
蔡雅雯博士:在 25 個的指標中至少 20 個與設計相關,設計單位決定要做與否,
施工單位多為輔助的角色,因此建議越早期階段切入綠道路越好。
(2) 請工程會也一併思考金質獎設計評分方面,能否採計此類系統作為設計品
質的檢核標準。將台灣的獎項做一個聯合,也不用再另外增加新的獎勵。
六、 散會(上午 12 時 0 分)
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