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1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01

建造成本就不會增加,僅增加人事費用。應編預算給施工廠商配合執行,畢竟施

                       工廠商配合記錄排水、機具、運距等資料,仍需花些時間。至於對施工整體工期,
                       則不會有多大的影響。
                       (4)  桃園市政府

                            成本增加與否應視與什麼來比。現在與以前比,成本一定會增加,但若 5 年 、
                       10 年後綠道路設計趨於常態,成本自動會降下來。建議初期執行綠道路,營建
                       署應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讓縣市政府能於設計及施工合約中編列預算,使廠商
                       願意配合執行。


                    (三) 綠道路指標是否增加設計及施工時間?
                       (1)  王泓文委員
                            主要增加的是準備指標資料及填寫的時間,對設計人時來說並未增加太多。

                       施工亦是增加一些文書作業時間,多為額外做記錄等,因為多數的計畫書已能涵
                       蓋指標要求部分內容,對整體施工工期來說,影響不大。
                       (2)  曾何騰委員
                            當初宜蘭二結案接觸綠道路時,已經進行到細部設計結尾,由於僅需找出符
                       合的資料,並未另外增加設計時間,但花了一些時間找資料。若未來綠道路指標

                       成熟時,這部分變成必要的事之後,沒有增加時間的問題。但對施工廠商可能增
                       加一些時間,例如油污處理、空氣排放量記錄等,小營造廠可能不容易做到,又
                       或者要做到需要一些教育訓練等時間成本。這些時間對於過去相比是增加的,但
                       在未來則會是必要的。


                    (四) 綠道路指標如何納入設計與施工?
                       (1)  陳重仁委員
                            綠建築在業界實行多年,設計單位原則上需要提案,並依據案件等級劃分,

                       這部分建議可讓設計單位自由發揮。若投標時有做出達成等級承諾,則視為契約
                       的一部分,未來若達不到承諾等級,即屬違反契約。
                       (2)  曾何騰委員

                            如何納入設計或施工,經驗不足變得重要。因為在執行綠道路的過程中,有
                       些指標計算細節顧問公司沒有經驗或不清楚,例如碳足跡。未來建議規劃教育訓
                       練或是證照制度,使設計或施工單位逐漸熟悉綠道路,能廣為納入設計或施工。

                    (五) 在綠道路的施行上,對業主機關之建議?

                       (1)  陳重仁委員
                            建議規劃綠道路證照制度及相關教育訓練課程,逐漸形成業界必要的技巧
                       之一。另外,建議營建署可先試作一個綠道路示範路段或案例。
                       (2)  曾何騰委員




                                                            389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