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8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388
記錄 9
一、 會議主題:第九場專家諮詢座談會議 綠道路評估系統之社區與人文指標
二、 會議時間:108 年 8 月 8 日上午 10 點 0 分
三、 會議地點:營建署北區工程處 B1 會議室
四、 出席人員:共 21 位(含委員),見簽到表
五、 會議討論事項:
(一) 魏健宏教授
(1) 利害關係人參考法規只有一個,公路法及市區道路條例中是否有著墨。
(2) 社區是距離施工地點多遠範圍?
(3) 利害關係人能否量化要求,如公眾或 NGO 團體參與人數等。
(4) 利害關係人及歷史與文化指標要求項目較多(相較於景觀),要得分較困難,
需考慮其平衡性。
(5) 這三個指標能將社區與人文有效反應。
張行道教授
(1) 會再確認利害關係人相關法規。
(2) 社區距離於美國綠道路評估系統亦沒定義,是一道路計畫會影響的社區。
(3) 目前每個指標分數為暫定,後續會決定指標權重分配。
(二) 林朝成教授
(1) 地方相關團體可從寬認定。
(2) 歷史與文化法規可參考今年五月於立法院通過之文化基本法,其中文化影響
評估有 12 項方針。
(3) 建議考虑設計人行友善指標。
(4) 簡報第 10 頁 GreenLITES 第 2 項提到可步行社區或完整街道的概念,是否
能納入利害關係人指標。
(5) 景觀指標除綠化也需考慮樹種,像是外來種與本土種、樹的深根或淺根。
張行道教授
(1) 樹種等議題於生態類的植栽品質指標中要求,而行人友善於在宜居性指標中
評估。
(2) 地方相關團體於利害關係人指標的途徑 3 提到,文件需提出公眾參與的執行
流程,會要求設計或施工單位提出。
(三) 蕭素瑩正工程師
(1) 法規參考營建署頒布的都市人本道路規劃設計手冊。
(2) 植栽於生態類指標提到,請注意是否重複計點。
(3) 公共工程生態檢核自評表建議納入參考。
(4) 用路人與當地人有時會意見衝突,如是否種樹、種的樹種等。
(5) 簡報第 9 頁 GreenLITES、INVEST 皆提到遮掩令人反感的景色、植被的戰
略佈局等,景觀指標要求 4 是否也以類似方式表示。
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