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3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383
記錄 7
一、會議主題:綠道路第七場專家諮詢座談會議 綠道路評估系統之交通類指標
二、會議時間:107 年 12 月 28 日上午 10 點 0 分
三、會議地點:營建署 B1 會議室
四、出席人員:共 23 位(含委員),見簽到表
五、會議討論事項:
(一)許聿廷教授:
1. 如何判斷公車專用道連不連續?台灣現在沒有實體防護的公車專用道,是否
有案例參考如何施作?
2. 多重運輸模式與非機動運輸內容有重複。
3. 可行性中,預留單車空間的範圍要多少,判斷上不明確。
4. 綠能科技中,Gogoro 的充電站不是放在道路上,這例子是否不合適。
5. 無障礙設施等人本相關指標權重是否可加高。
6. 市區綠道路評估系統評估的內容有包含巷弄道路嗎?
楊士賢教授:
只要是市區道路都包含於評估系統範圍內,但巷弄道路路幅小,能著墨綠道路
的東西較少。
(二)邱詩純技師:
1. 此評估系統的目標是什麼?哪個層級的道路?六都較能達成,其他縣市可能ˊ
較難達成,是否需根據不同層級道路而訂定不同目標。建議之後選幾條道路
來試評估。
2. 非機動運輸中,以人行道寬度作為標準,若小道路要達標較困難,建議根據
道路比例做為標準。
3. 駝峰在台灣不受歡迎,達成手段需彈性一點描述。
4. 台北、新北已不採用公車彎,是否以減少停車位、畫紅線等作法來使公車容
易靠邊。
5. 希望交通類指標採用彈性描述達成手段或做法來要求。
6. 建議公車彎要求補充為讓公車可直接停路邊,讓使用者容易了解目標。
7. 路邊停車管理及提高停車轉換,是目前交通重要議題。
8. 綠能科技中僅太陽能較可行,其他要求地方政府較難達成。
9. 管線設施建議可以提高分數。
楊士賢教授:
1. 南科管理局用攝影機管理路邊停車,路邊停車管理會考慮納入指標要求。
(三)張珮璇副工程司:
1. 現在只有既有大型道路才有辦法執行,且目前會把公共設施帶移到捷運橋下,
所以可能造成什麼事都有做,但卻得不到分數的情形。
2. 公車候車亭的寬度是否包含人行道,否則空間不夠,應整合,而非獨立要求。
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