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1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381
記錄 6
一、會議主題:綠道路第六場專家諮詢座談會議 綠道路評估系統生態類指標
二、會議時間:107 年 8 月 3 日上午 10 點 0 分
三、會議地點:營建署 B1 會議室
四、出席人員:共 21 位(含委員),見簽到表
五、會議討論事項:
(一)林鎮洋教授:
1. 鼓勵研究團隊可以把仁愛路切一段來套看看,看結果是否可接受,或是將營
建署其他市區道路案例拿來套用,做為未來修改系統之依據。
2. 簡報第五頁逕流廢水削減計畫並非以營建署提出之逕流廢水污染削減計畫
作為標準,研究團隊應再做確認。
張行道教授回覆:
1. 當初因為時間不夠而無法找實際案例,未來會找實際案例來套用。
2. 內容有誤的部分會做修正。
(二)黃于玻總經理:
1. 有些指標雖然國際通用,但套入台灣不一定適合,例如簡報第五頁,生態影
響分析以環評為基礎。環評是因為發現什麼東西而不能做,我認為生態影響
分析是要找有哪些能做。
2. 荷蘭綠道路特別要求要通風,因為車流會導致不通風,光害也會對生態造成
影響,是否考慮納入評估。
3. 道路撞死動物也是一大主要議題,生態影響分析應將其納入。
4. 植栽配置須納入維管方式,植栽部分也並非只有綠覆率,連續綠地面積、綠
帶、樹穴大小都是評估指標。
5. 檢核表希望參考公共工程委員會,無法從研究團隊的檢核表中獲得反饋。
張行道教授回覆:
1. 之後會再看看如何將檢核表進行修改。
2. 考慮到市區光害問題嚴重,因此沒有將光害納入生態連接。因為此系統是以
工程面做考慮,生態面做的比較基本,未來能做得多深入,目前無法回覆。
(三)郭瓊瑩教授:
1. 綠道路這個名詞較容易讓民眾了解,非常好。
2. 市區道路有些在郊區,評分標準應做適當調整。
3. 可以考慮把道路做為市區的風廊。
4. 綠覆率方面有許多文獻,可以再做回顧。
5. 植栽品質應該是植栽的種法及生態通道連續性等。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