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389

(6)  景觀指標名稱是否改成景觀與美學,美學是關於人的視覺感受。

                       (7)  景觀法規建議加入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規範(景觀在第 16 章)、公路景
                            觀設計規範等。
                       (8)  交通部公路景觀設計規範建議景觀設計應考量如何減量、低調、簡潔,有時
                            經費不是絕對依據。

                       (9)  市區道路受限於路權,景觀、綠化帶可能只能設置人行道,
                       (10) 景觀鋪面納入在地創作或學校參與是否可作為得分的項目。
                       (11) 景觀指標要求 3 需要前後對比,但是新闢道路沒有基準可評量。
                       (12) 景觀指標要求 4 建議改成遮蔽令人反感的景色。

                       張行道教授
                       (1)  生態檢核自評表於生態類指標發展時已納入參考。
                       (2)  景觀與美學的名稱會再琢磨。
                       (3)  以金額來作為依據是因為預算多感覺較為重視。

                       (4)  景觀指標要求 4 會改進,要求 3 會再研究,其他會納入考量。
                  (四) 台北市政府
                       (1)  景觀要求 4 中第 1 項,遮蔽有其他方法,不一定要用植栽。
                       張行道教授

                       (1)  此項會修改。
                  (五) 新北市政府
                       (1)  指標內容是否能依照新建道路及既有道路來分類。
                       (2)  能否把維護管理納入考量。

                       張行道教授
                       (1)  景觀維修管理計畫會考量納入所需文件。
                  (六) 桃園市政府
                       (1)  後續維管很重要,設施維護權責在區公所,有時會與原設計意見相左。

                  (七) 中區工程處
                       (1)  歷史與文化指標途徑 2 要求 3 提到公共藝術報告書,由誰撰寫,提交審議
                            機關備查又是要由哪個單位負責。
                       張行道教授

                       (1)  由公共藝術執行小組對文化局提交報告,這是公共藝術執行的要求。
                  (八) 南區工程處
                       (1)  文件看不出是對應哪一項要求。
                       (2)  景觀要求 4 第 1 項,遮蔽不應明定項目,應放大範圍。

                       (3)  歷史與文化指標途徑 2 要求 1,未界定金額下限。
                       (4)  景觀要求 3 需要施工前後的照片,是否能以設計階段模擬圖來取代完工照
                            片,方便完工前得分。
                       張行道教授




                                                            377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