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4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284

生態類包含生態影響分析、綠覆率、植栽品質、最佳暴雨管理做法等 4 個

                  評估指標;材料類包含碳足跡評估、當地材料、長壽設計、環境與健康產品聲


                  明、再生回收與重複使用材料等 5 個指標;能源與水資源類包含施工階段用水

                  效率、路面平坦度、營運階段能源效率、電動車基礎設施等 4 個指標;廢棄物

                  與污染類包含廢污水排放處理、空氣與噪音防治、廢棄物管理與再利用等 3 個


                  指標;通路與宜居性類包含人行與自行車道、無障礙通道、多重運輸模式、管

                  線設施等 4 個指標;社區與人文類包含利害關係人參與、景觀與美學、歷史與


                  文化等 3 個指標;經濟類包含生命週期成本分析、資產管理、地方經濟發展等

                  3 個評估指標。最後屬於道路工程案例特別為永續而做的創新想法,不在上述

                  26 個指標內容範圍內,則於其他創新指標中來評估。



                       但第二階段提出的初步架構與指標(七類 27 個指標),並非最後呈現於第二

                  章圖 2.1 的七類 25 個指標。此階段提出的初步架構與指標,再經過第三階段一


                  年期間,透過專家座談會、實務者訪談、階段報告委員審查建議等多方確認指

                  標的可執行性後,最終才建立圖 2.1 所示的市區綠道路評估系統架構與指標。


                  (7)  辦理 1 場綠道路研討會



                       第二階段結束前應辦理一場綠道路研討會,舉辦日期為 108 年 1 月 10 日

                  早上 9 點至下午 5 點,於台灣科技大學國際大樓 IB201 室舉行。會中邀請 4 位


                  講師分別為林憲德教授、蔡雅雯教授、楊士賢教授,及黃榮堯教授,講述國際

                  工程碳排資料庫、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初步架構與指標、道路工程碳足

                  跡,及營建產業循環經濟發展策略等講題。



                       當天邀請包含營建署相關道路計畫之計畫相關參與者、縣市政府、鄉鎮市

                  公所、營建署暨所屬各區工程處、工程顧問機構、營造廠、學術單位,及其他


                  相關單位,包含鋪面、結構、大地、交通、排水、環工、景觀生態、管理等專






                                                            272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