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72
(1) 能源
此類別指標包含各類能源使用效率,以及能源監控等指標,其中又以建築
物營運使用階段的指標居多。林憲德(2014)指出在建築物的生命週期當中,營
運使用耗能之碳足跡所佔的比例最大且超過 50%,而施工階段最少。此結果說
明了能源類別中指標以使用階段為主。
(2) 材料
材料類別指標包含材料使用效益與環境衝擊兩個層面,使用效益主要包含
材料耐久度與材料性能,環境衝擊則包含生命週期影響以及材料回收與再利用。
此外,林憲德(2014)亦指出建築生命週期當中,材料使用之碳足跡僅次於建築
使用耗能,說明此類別之重要性。
(3) 廢棄物
在 LEED 中,因其認定材料之使用效益與環境衝擊與構材的廢棄有關,故
將廢棄物管理包含材料與資源中,但是在 BREEAM 與 EEWH 中則另成一類。
此類別包含施工、營運與拆除之廢棄物指標,以及為因應功能改變、減少廢棄
物產生的適應性設計指標。
(4) 污染物
污染物指標類別所評估的項目主要為建築使用階段所產生的,但三個評估
系統的指標內容差異較大。BREEAM 中包含冷媒、氮氧化物排放、地表水逕
流、夜間光害與噪音污染;LEED 無此類別,僅把光害指標放在永續場址之中;
EEWH 則是包含建築使用階段的汙水與垃圾。
另外,值得注意的還有 BREEAM 中的地表水逕流指標。此指標在 BREEAM
中視為污染物,但相似的最佳暴雨管理做法(B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BMPs)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