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68
專案的需求,一併回饋至系統規劃步驟中,以完成專案整體生命週期評估。由
INVEST 的評估內容可以發現,其指標著重於資訊整合與管理,指標往往要求
專案提出證明(proof),而非針對指標議題列出量化標準(FHWA 2015)。
(6) 營建署生態綠廊道
台灣市區道路早期受到傳統都市計畫限制,往往只考量交通需求而忽略線
形與道路開闢對於自然環境的破壞。有鑑於永續都市與生態都市已成為世界先
進國家推動市區法展之趨勢,內政部營建署積極投入研究,研擬「市區道路生
態綠廊道整體建構計畫」,期望藉由這套評估系統的建構提升都市整體生態效
益,並營造永續經營之發展理念(營建署 2006)。
營建署生態綠廊道之評估架構,包含生態、綠化、資材、減廢、保水與節
能,共六個評估類別及 22 個指標。雖然此計畫中所有指標都有詳細的說明,
但在規劃審議表中並未給予部分指標配分。其中,綠帶原生、本土植栽種類與
綠帶誘鳥、誘蝶植栽種類無分數。此外,評估架構只包含生態面指標,且得分
高低僅作為補助優先順序之參考,不具備認證等級,不算是綠道路評估系統,
但能作為綠道路評估系統生態類指標發展之參考。
3.2.3 評估類別與指標訂定原則
在選擇指標類別時,Litman (2008a)指出指標類別應該反映交通運輸所面臨
的永續議題,並歸納出相關議題。此外,Litman (2015)根據欲達成之永續目標
列出表 3.5,並指出這些目標應反映永續議題,可作為評估指標之分類。
雖然表 3.5 的內容與歸納之相關議題相似,但是已將部分議題合併,指出
相似或相關的議題可以整合並作為指標分類之依據。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