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3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373
1. 希望建立綠道路評估系統的過程中,能一同教導公務員相關永續或綠
道路觀念。另外,共同管溝、植生等項目也可以思考放入評估系統,
畢竟共同管溝這幾年營建署是大力推動。
(六) 台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1. 業主若一開始說要用再生瀝青,那此項再生瀝青的成本就不算是「新
增綠色成本」。意即,主管機關若執行永續態度明確,一開始就清楚
說明可使用哪些綠項目,則相關成本就不會分類至「新增綠色成
本」,而是歸於「綠道路相關」一類。
張行道教授回覆:
2. 軟成本是顧問公司會增加的成本,如同綠建築的成本,一個指標三萬
元,在設計思考綠道路的人力成本會增加。
(七) 營建署道路組
1. 影響設計者的指標因子就是,不會增加費用的指標會優先選,設計指
標會影響之後成本,所以需要考量指標訂定。
李文欽技正:
1. 設計者如何平衡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有些材料製造過程中不滿足綠
色指標,但是放入道路後卻又滿足綠色指標。又,同一個設施在不同
生命週期階段對不同指標服務程度皆不同,該如何判斷,研究團隊後
續思考系統架構或指標時需再衡量。
(八) 主席總結
1. 指標需簡化,不要過多。市區道路中隧道比例較低,所以本研究計畫
初步建立綠道路評估系統時,可先不考量隧道。若能針對工項,對應
綠道路指標,用何種工法,有何效益,如此一來使用者更容易理解,
設計或施工過程中也更容易納入綠道路作為。
2. 先分析常見的施工方式、材料,其他少用的有餘力再做。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