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6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216
CA9 溝通與推廣教育
小計 3 3 5
材料與設計 MD(6) MD2 再生回收材料比例 MD1 保育與再利用
MD5 當地材料 MD3 環境產品聲明
MD4 健康產品聲明
MD6 長壽設計
小計 2 0 4
設施與控制 UC(8) UC1 管線設施升級 UC2 維護與緊急通路
UC4 能源效率 UC3 電動車基礎設施
UC6 照明與控制 UC5 替代能源
UC7 交通排放量減少
UC8 旅行時間減少
小計 3 0 5
通路與宜居性(10) AL3 多重運輸模式連接 AL1 安全稽核 AL2 安全改進
AL4 權益與通行性 AL6 健康影響分析
AL5 非機動運輸 AL7 噪音與眩光減少
AL8 文化與休閒
AL9 考古與歷史
AL10 景色與美學
小計 3 1 6
創意與努力(4) CE2 創新想法 CE1 受訓團隊
CE3 強化績效
CE4 地方價值
小計 1 0 3
總計(61) 25 5 31
由表 7.11 知,對於台南仁德案來說,七類 61 項綠道路指標中屬於容易達
成的有 30(25+5)項,不容易達成的指標有 31 項,容易達成與不容易達成的數
量比例相當。容易達成 30 項指標中,有 25 項獲得高分、5 項得基本分,得高
分指標比例高達 83%。由此可知,對於台灣市區道路而言,雖然綠道路是新的
觀念,但設計或施工階段能納入的指標做法並不少,而且若設計與施工廠商能
提出指標要求的完整文件資料,能獲得高分的機會很高。
依綠道路評估類別,檢視指標達成性,結果如表 7.11 所示。PR 指標容易
達成有 9 項、不易達成 3 項;EW 指標容易達成 5 項,其中得高分 4 項、基本
分 1 項,不易達成 5 項;CA 指標容易達成 6 項,其中得高分 3 項、基本分 3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