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202
由台南仁德案得分結果,施工活動、材料與設計指標要求的做法多屬於施工單
位的工作,環境與水、設施與控制等指標要求的做法多數屬於設計單位的工作,
此四類獲得分數皆高,可見本案設計與施工廠商盡可能提出詳細且符合指標要
求的說明,以達成較高的分數,顯現其為綠道路計畫評估投入的努力。
7.2 案例達成綠道路指標的困難分析
本研究經由數次工作會議、設計者與施工者訪談、專家座談會等會議,與
台灣道路工程實務工作者及相關專家學者溝通、討論綠道路指標作法的過程,
得知綠道路 2.0 版指標中有些指標不容易達成是因為設計或施工單位目前並沒
有被要求執行,有些指標雖然台灣工程實務上有做,但做的內容未達到綠道路
指標要求。對於台灣道路工程計畫來說,若想要追求較高等級的綠道路分數,
會受限於執行此等綠道路指標面臨的困難。
本節分析綠道路 2.0 版指標於三個市區道路案例達成的困難,7.2.1 節定義
困難原因,7.2.2~7.2.4 節依據宜蘭二結案、台中潭子案,及台南仁德案各指標
達成情形,分析各案例達成綠道路之困難。
7.2.1 困難原因定義
一些永續項目常被提到,如減量、使用潔淨材料(clean materials),但卻不
容易成功執行(Tsai and Chang 2012),或需投入相當的努力才能達成(van Hemel
and Cramer 2002),箇中意涵即為困難。若評估達成指標有困難,不代表達不到,
只是需多付出努力,才可達到。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