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54

表 3.1  道路工程綠營建審議指標

                   主項指標群                                       細項指標群
                                  (1)社會支持度(社會接受度、公眾支持度)。
                                  (2)道路密度。

                                  (3)不使用既有之特定用途土地(如森林、六等則以上優良農地;
                    1.社會經濟
                                  在拓寬工程此項指標改稱為工程用地節約度,拓寬用地限在既有
                                  路權範圍內)。

                                  (4)施工期間交通維持之規劃(道路拓寬之重要指標)。
                                  (1)道路空間妥善配置。
                                  (2)土石方最小化設計(限制破壞地貌)。
                                  (3)透水性措施(路面、路基…)之設計。

                    2.資源善用  (4)營建再生土之利用。
                                  (5)再生級配料之利用。
                                  (6)再生混凝土之利用。
                                  (7)再生瀝青混凝土之利用。

                                  (1)植栽  CO2  固化功能。
                                  (2)噪音振動防制措施之設計。
                                  (3)生態工法之設計。
                    3.生態環境
                                  (4)動物穿越道路措施之設計。
                                  (5)道路水土保持及邊坡整治之設計。
                                  (6)路權空間綠化率(限拓寬工程)。






                       黃榮堯等(2008)建立一套永續公共工程指標架構,發展安全、效益、生態、

                  節能、減廢、耐久、人文、創意等八個面向共 17 個績效指標,如圖所示。安全


                  強調施工及使用安全;效益評估工程適度規模;生態強調植栽綠化、基地保水

                  等作法;節能考量低耗能的建材、替代能源利用等;減廢考量土方平衡、採用


                  再生材料等;耐久採用耐久性材料、注重施工與維護品質;人文經由景觀美化、

                  民眾參與等,降低興建工程對人文的衝擊;創意如應用新材料、新工法,促進

                  節能減碳成效。黃榮堯與陳屏甫(2011)針對上述八個面向,提出相關的案例作


                  法,說明如何落實永續,例如國道一號五股楊梅段,採取表土保存培植既有生






                                                             42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