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3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163

經計算後可得出每噸鋼筋運輸之碳排放量約為 112.46(kgCO2e/T)。結合

                  6.1.1 節材料資料庫(搖籃到大門)與本小節運輸階段碳排放(大門至大門),可完


                  整得出鋼筋起始於開採至工地現場使用之碳排放量。然而由於本研究中三案例

                  仍處於設計完成待發包或剛發包完成階段,對各項材料之運具資料目前缺乏,

                  因此本階段研究利用交通部統計處 2016 年與 2010 年汽車貨運調查結果摘要分


                  析中建議之各部門平均運距,整理出與工程相關材料各部門運輸碳排放量如表

                  6.12。



                  6.1.3  資材碳足跡資料



                       資材碳足跡為組合搖籃至大門與大門至大門兩階段,建立資材碳足跡模組


                  基準值。資材碳排係數類型概分有二,其一為結合材料碳排係數資料與運輸碳

                  排資料而得,由於運輸碳排資料之分類為概略性,故材料碳係數與運輸碳排資


                  料匹配時以最近似者為優先;其二為利用所蒐集之複合性材料轉換係數以組合

                  該資材之碳足跡,透過該工程材料之主要成分做拆解,並與材料碳排係數結合

                  得出,由於未能得知其中原料運輸與其加工等過程,故以省略。複合性材料之


                  成分組成資料來源包含公路總局蘇花改碳盤查案例及本研究整理之工程材料

                  廠商資料,並經本研究修正後所彙整之資材轉換係數。


                       研究中將資材碳足跡初步分為塑膠類、混凝土類、金屬製品、路工、橋梁

                  構件、其他等 6 大類,其成現形式如表 6.13 所示。資材碳足跡資料庫中記錄其


                  原始單位及其轉換單位、轉換材質、轉換係數,碳足跡相關內容則記錄該資材

                  之最相似的產品生產階段碳排係數、運輸階段碳排、原係數引用來源,與兩階


                  段加總後之資材總碳排。以盤式支承為例,每一個組成成分組要為鍛鋼與橡膠,

                  由於未能確定將兩主成分組合其中的加工過程,且與主原料製造相較之下佔比

                  甚小(交通部公路總局  2014),故暫忽略。







                                                            151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