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6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416
記錄 8
一、 會議主題:宜居性指標內容訪談 3
二、 會議時間:108 年 6 月 13 日 16 時
三、 會議地點:台灣世曦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四、 出席人員:梅舜工程師、吳劭威計劃副理、黃文宏正工程師、江明穎工程師、楊
士賢教授、蔡雅雯博士、楊念嘉研究生
五、 訪談內容:
(一) 人行道與自行車道
(1) 針對道路定位不同,如交通寧靜區可透過縮減車道以增加人行空間,建議依
各道路定位分級主要道路、次要道路,權重分配後依道路情況給分。
(2) 指標若採一體適用較不建議,因涉及不同路寬,若路寬限制下仍能達到,應
給予較高分數。
(3) 指標設計項目並無太大的問題,依人本角度考量給予肯定。
(4) 人行道及自行車道顏色需依規範規定設計,且彩色塗料維護較不易。
(5) 針對指標要求過於具體而難以達成的解決方式,建議描述手法可以彈性,亦
或列出選項供設計參考。
(6) 交叉入口相關交通安全設施可採共桿設計,桿線簡化。
(7) 交叉路口應著重在行人庇護島或是路口加寬設計。
(二) 多重運輸模式
(1) 建議評估大眾運輸專用道設計的通用性,因為增設專用車道將使得一般車道
的空間縮減。
(2) 市區道路的站距,此指標內容的設計沒有意義。
(3) 不建議設置公車彎、公車岬,此設計會佔用人行空間。
(4) 公車專用道不建議設置實體屏障,考量緊急危難救助情形,設置屏障可能阻
礙交通。
(三) 通用設計
(1) 特殊運具傾貨區的設計不建議,因道路設計為連續,若於居民家門口特別設
計傾貨區,使得設計中斷,且原本若無此區域設計的需求,考量設計執行後
有加分,會有其他問題產生。
(2) 特殊運具之可及性與通用設計無特別關聯,指標放此不太合適。
(3) 無障礙通路應分隔,應增設導盲設施相關內容,且區隔身障及視障無障礙設
施。
(4) 針對無障礙通路指標建議可歸類於創新設計,且無障礙設施的相關設計從原
本的身障進而延伸視障相關,設計材料也可多加著墨。
(四) 管線設施
(1) 管線設施開挖時都會提出執行方案,故第一項要求可取消。
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