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9 - 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手冊
P. 279
市區道路人行道設計手冊
發言人 發言意見 研究單位處理情形
1.建議手冊所述及的內容及設計值,應更寬廣 1.侯委員之建議即為這二本設計手
,並僅做原則性的規範,以輔助立場提供設 冊編訂之宗旨,工程師於辦理設
計人員使用之參考,以賦與工程師更大的設 計作業時,仍需加入專業判斷並
計空間,並可考量各該地的環境狀況,可因 依據地區特性進行調整。
地制宜。
2.舊市區道路改善時,因先天環境已受限,當 2.將舊市區道路改善之規劃理念,
依據本設計手冊進行設計時,可能會發生障 納入人行道設計手冊第二章中說
侯錦雄 礙,應如何面對。 明。
委員 3.生態工法主要係以透水、保水為主,只要觀 3.人行道設計手冊4.6.4節已分別
念正確,不必強以軟底、硬底施工法來區分 就透水舖面材料、透水施工方式
其設計方法,在二個施工法之間尚有許多施 及基地保水觀念探討說明。
工法可使用,亦可達生態工法之要求,故建
議將此觀念納入手冊中說明。
4.生態綠美化方面,建議可考量是否另設專章 4.屬於市區道路交通島及人行道範
或做進一步的研究計畫。 圍內之生態綠美化相關設計說明
已納入此二本設計手冊內容。
1.以手冊觀點觀之,本案報告內容考量周詳包 1.敬悉。
含設計通則、準則、參考圖及範例,對工程
規劃、設計人員或單位於實用上有莫大助益
。
2.交通島設計手冊表2.3-1「市區各級道路空間 2.主要道路及次要道路在空間分類
分類特性表」中,主要及次要道路之空間分 上仍有差異,例如主要道路一般
類特性相同,是否有誤,請查明。 不設置路邊停車空間;次要道路
不一定有中央分隔帶等。
3.分隔帶開口條件或原則,希望能更符合實際 3.有關分隔帶開口原則係納入道路
狀況。例如:交通島設計手冊第4.2.2節分隔 位階觀念加以處理,建議新闢建
帶開口間距規定中提及,中央分隔帶所在之 道路可依此原則進行規劃。至於
道路為主要道路時,其橫交道路至少需為次 既成道路及其開口,則可依實際
要道路以上之路口。但於市區內常見主要道 轉向交通需求重新檢討後,決定
林鎮洋 路與交通量高之巷道橫交亦有開口,因此建 開口之存廢。
委員 議加以修正;對於車道(快慢)分隔帶開口
原則之建議亦如上述。
4.交通島設計手冊對於斜交道路中央分隔帶, 4.各種島頭型式適用情況係依據道
有數種島頭型式之說明,應對各種島頭型式 路路型、分隔帶寬度、斜交角度
適用狀況給予建議,另非對稱彈頭型島頭是 、車輛轉向軌跡等因素綜合研判
否易於施作?國內是否有實際案例? 後訂定,使用者可依現地條件及
手冊內之相關查對表進行設計。
非對稱彈頭型島頭施作並無特殊
困難之處,且國內已有實例(如
台北市辛亥路/復興南路口)。
5.建議交通島設計手冊對於公車候車站台長度 5.公車候車站台最短長度20公尺,
,增訂最長長度限制,因某些公車車台設於 每增加一部候車空間,站台增長
快車道而街廓又不長,可能影響路口交通。 15公尺;若街廓長度不足,即不
適宜佈設公車候車站台。
附 7 -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