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市區道路植栽設計手冊
P. 35

貳、規劃設計階段 34







            綠帶類型及規模設計
                  考量上述因子後,再規劃可配置之綠帶類型及規
            模。若環境許可,於無橫向通行需求之人行道宜採連
            續綠帶以保障行人安全,應將公共設施帶設置於連續
            植栽帶內,並視現地需求,留設公車彎、候車亭與站
            牌。如現地環境空間適宜配置單一植穴,其植穴淨面
            積應大於 1 平方公尺,植穴位置盡量避免阻擋建築物                       植栽類別選用
            出入口或過於靠近建築量體,公共設施帶建議配置與                             人行道所鄰接之環境空間因子及配置之綠帶類型,
            植穴同側,以維持通暢之人行空間。                                為植栽種類選用之考量基礎。欲種植之喬木樹冠寬度
                                                            應與人行道寬度配合,避免於較窄之人行道栽植大型
            植栽型式設計                                          喬木,另外在人行道轉角處不宜配置喬木,避免影響
                                                            轉向車輛視距。喬木之生長空間以連續植栽帶或加大
                  確認可配置之綠帶類型與規模後,接續為植栽
                                                            植穴為宜,單一植穴覆土面積應達 1 平方公尺以上,
            型式之配置規劃。若為連續綠帶類型,可視綠帶寬
                                                            愈大愈好,若以長方型植穴或連續植栽帶配置時,寬
            度,配置單層植栽或複層植栽帶。如人行道寬度
                                                            度仍應達 0.8 公尺以上為宜。若人行空間尺度未達 3
            達 5 公尺以上,建議可設置雙排植栽帶或內外側
                                                            公尺,且鄰接住宅區或商業區等人潮聚集等環境,宜
            交叉排列,並選用樹型較為開張之喬木樹種,以提
                                                            避免採用樹型開展之樹種;人行空間尺度達 3 公尺以
            升行人行走舒適性。若為人行道與自行車道結合之
                                                            上,且鄰接公園綠地、機關學校等空間,建議可選用
            型式,宜於人行道與自行車道間配置綠帶或其他緩
                                                            樹型開展之樹種。
            衝設施。若現地環境空間不允許種植喬木或設置連
            續綠帶時,可採單一植穴種植灌木之方式處理。
                                                            市區道路植栽最適化配置
                                                                  依照上述六項流程項目之分析,規劃設計單位可
                                                            提出市區道路植栽最適化配置方案,並依照委託單位
                                                            需求與意見,選定最佳方案,用以突顯植栽具調節氣
                                                            候、淨化空氣、涵養水源、遮蔽不良景觀及維護道路
                                                            行車安全之功能。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