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5 - 建立市區道路之綠道路評估系統
P. 95

計畫完工 5 年後樹蔭覆蓋面積可增加 25%可得 1 分,增加 50%可得 2 分,若增

                  加 75%可得 3 分。


                       設計者須提出景觀設計報告及圖說,說明現場植被的設計考量、相關規範、


                  栽種位置等,並指出採用的植被符合此指標之要求。


                  4.2.2  土壤管理(EW6)



                                              表 4.6  土壤管理要求與文件

                      目標  減少土方工程和改善計畫範圍内的土壤狀態

                      途徑 1:減少土方工程
                              1.  不輸入填方材料。

                              2.  不輸出挖掘材料或表土。
                      要求
                              3.  挖填平衡,挖填方體積百分比差值控制於 10%以内。
                              4.  改善計畫的土方搬運效率,至少比土方基準的搬運狀態提升 10%。

                              1.  地形斷面圖,包含截面挖方和填方體積、挖方和填方總體積等。
                              2.  土壤報告,包含計畫範圍内的土壤狀態和存在污染,以及工程完成
                      文件
                                  時的表層土壤狀態。

                              3.  蒐集並保存所有土方工程材料運輸的證明和收據。
                      途徑 2:原地土壤修復

                              1.  採用有效修復方式,修復 100%施工現場的受污染土壤。
                              2.  使用堆肥土壤和通過認證的天然產品來控制蟲害和雜草。

                      要求  3.  現場清除和挖掘留下的表層土壤不囤積超過兩周。
                              4.  移除受污染的土壤,於計畫範圍外進行修復(不可原地回填或重複
                                  使用)。

                              1.  地形斷面圖,包含截面挖方和填方體積、挖方和填方總體積等。
                      文件  2.  土壤報告,包含計畫範圍内的土壤狀態和存在污染,以及工程完成
                                  時的表層土壤狀態。





                       EW6 土壤管理指標目的為減少土方工程和改善計畫範圍内的土壤狀態,


                  其指標要求與文件如表 4.6 所示。EW6 指標可由兩種途徑達成要求;途徑 1 為

                  減少土方工程,途徑 2 為原地土壤修復。如表 4.6,途徑 1 要求(1)不輸入填方




                                                             83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