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1 - 105年度市區道路案例彙編
P. 51
48 打造慢活路網 ─ 人行環境篇 016 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案例彙編 49
臺北市文山區 規劃設計構想
羅斯福路 5、6 段人行環境改善工程 羅斯福路 5、6 段自景隆街至景美河
堤,全長約 1,530m,本路段計畫以
臺北市
主辦 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 ╱ 規劃設計 博允土木技師事務所 ╱ 樂活軸帶與生活美學為主軸,串聯
施工 好記營造有限公司
沿線重要生活機能設施,結合周邊
山水環境資源,營造生活綠網。
文山區 前 後
路型設計上,以雙向各縮減 1 車道
景美捷運站 1 號出口前 - 拓寬人行道,鋪面更新
為原則,拓寬人行道寬度並設置自
計畫範圍 景
隆 行車道,以人車(自行車)分離系統
羅 街 提升人行環境安全性,並將公共設
斯 施如變電箱、解說牌、自行車架、郵
福 筒、公車候車亭及植栽帶等整併於
路 2m 公共設施帶內,完工後於路側復
六 舊停車格位,回應周邊停車需求。另
段
景 配合於人行道施工時,埋設纜線管
福 路於人行道下方,降低日後管線單 前 後
街
位挖掘次數,提升道路品質。
羅斯福路 6 段、萬隆街橫交口 - 拓寬人行道,鋪面更新
預期成果及效益
臺北市營造無障礙人行環境,一向
不遺餘力,目前執行新一代的人行
道改善方式,是透過交通單位規劃,
將道路路型重新調整,縮減車道數
計畫緣起 或寬度,拓寬中央分隔島和人行道,
藉以種植樹木,型塑林蔭大道風貌,
本工程係配合本市申辦 2016 設計之 同時規劃設置自行車道,提供良好
都,接續「申請 2016 年世界設計之 綠運輸環境;並規劃設施帶,藉由改
都市政建設亮點計畫配合林蔭大道 善人行道的機會,整併或減少必要
人行環境改善設計計畫」之規劃成 之公共設施物;鋪面則採用透水性佳
果進行後續工程施工,本計畫包含 的材料,讓水滲透還原於地下,可減
羅斯福路 5、6 段,於 104 年發包施 前 後 低都市熱島效應及減緩排水系統的 羅斯福路 6 段、萬隆街橫交口 - 拓寬人行道,新增自行車道
工,俾以將規劃設計成果具體執行。 負荷,另考量行動不便者,亦於道路
羅斯福路 6 段、溪口街橫交口 - 拓寬人行道,新增自行車道
行穿線位置及街廓端部一併施作無
基地區位範圍 障礙斜坡道,在完成人行道改善後,
則協調交通單位評估實施機車退出
本工程範圍為臺北市文山區羅斯福
人行道,提供良好人行環境。
路 5、6 段東、西側之景隆街至景美
河堤及景福街延伸段(溪口國小至羅
斯福路 ),全長約 1,530m。
前 後
羅斯福路 6 段、景福街橫交口 - 拓寬人行道,鋪面更新
羅斯福路 6 段、萬隆街橫交口 - 拓寬人行道,新增自行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