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專題報導
人本+機能+安全+經濟 綠道路作伴「享」回家-台中市潭子區祥和路延伸銜接至豐原區鐮村路道路開闢工程
50多年前,美國停止經濟援助,國內資金短缺,更欠缺前瞻科技,政府為了緩和中部地區人口外移、平衡工業發展、增加就會機會,設立「台中加工出口區」,這是「潭子鄉」(經六都縣市合併現已改稱為潭子區)首次上演小鎮傳奇故事。潭子區藉由以塑膠、模具加工、紙製品、機械五金產業聚落,助攻台灣走向世界,讓世界來到台灣。
50多年後,潭子區續寫小鎮傳奇故事,在興盛的產業之外,更以祥和路延伸銜接豐原區鐮村路的道路開闢工程,全台拔得頭籌,成為國內唯一取得最高綠道路銅級標準的「綠道路」(Greenroads)。
這一條綠道路由台中市政府提報生活圈計畫獲得內政部核定補助,由營建署署辦設計、監造及施工,斥資4億多元,全長1061公尺,完工後民眾往來潭子與豐原,車程由15分鐘大幅縮短5分鐘。
暮春4月,雨生百穀,開車行駛於綠道路,筆直平坦的道路,沒有高低不平的人孔蓋震壞馳騁的雅興;抬頭仰望天空,沒有錯綜複雜的纜線,城市廣闊的天際線盡收眼底;兩旁盡是翠綠的稻田,隨著時間將逐漸由翠綠轉為金黃色,隨風搖曳,屆時為大地鋪上黃綠相間的地毯,煞是令人感動。
潭子區祥和路延伸銜接至豐原區鐮村路道路開闢工程,潭子到豐原車距由15分鐘縮短為5分鐘。
路狹且堵 小鎮兩樣情
大台中地區潭子區與豐原區緊鄰而居,雖近在咫尺卻因旱溪阻隔,欠缺連結的東西向道路,加上潭子區祥和路只開闢中山路(台3線)至嘉豐路段,因地方車流量大,交會路口常造成壅塞,民眾往來需往北由豐原大道或往南從仁愛路繞遠路。營建署中區工程處由何志浩處長領軍,召集經驗豐富的道中隊分隊長翁博彥、豐原工務所張顯通主任、林儀銘工程司等人組成黃金陣容負責監造。
原來祥和路終點路口狹窄及土地公廟阻礙,形成Y型路口行車動線紊亂,視距不足,容易發生危險。此外,市區段計畫道路往南拓寬,茄芷角分線加蓋長度不足。為發揮生活圈道路系統功能及效益,加速區域串連,內政部受台中市政府委託,開闢潭子區祥和路銜接至豐原區鎌村路道路工程。
營建署中區工程處由何志浩處長領軍,召集經驗豐富的道中隊分隊長翁博彥、豐原工務所張顯通主任、林儀銘工程司(由右至左)等人組成黃金陣容,打造綠道路。
以人為本 機能安全
綜觀各界對工程的需求,中工處即擬定工程目標為:1.打造一條以人為本、安全及舒適的綠色道路;2.縮短交通時間,活絡經濟及使用土地效益提昇;3.減低交通路網壅塞情形使交通更順暢;4.提昇區域整體發展及增進整體運輸效率。
然而擬定目標後,如何讓目標轉化為民眾「有感」的道路?考驗設計/施工團隊的能力。因此,在工程設計之初,揚棄從「車輛」為道路空間主角的觀念,而改以「人」為主角的思考模式;強化人本+機能+安全+經濟的工程精神。
舒適空間 減少壅塞有感
中工處在本計畫道路在規劃設計階段,就依據交流道聯絡道路網、相關道路系統結構及路網參數資料,進行交通量預測,規劃道路的容量、速率,更配合營建署推廣的人本交通的觀念,在道路段設計,路線最大坡度3%,在15公尺的路權內,道路兩側配置2.34公尺寬的人行道,人本空間占比31.2%,加以設置緣石,與車道間實體分隔。
更以人本精神為基底,強化道路機能,減少壅塞。就以嘉豐路口規劃,便是利用既有祥和路為轉向車道,及茄芷角分線加蓋,同時,增加繪設槽化線引導車流,規劃號誌標誌標線,明確引導東、西向及南、北行車輛動線,讓駕駛人相當有感。
中工處秉持以人為本精神改善嘉豐路口,減少車輛壅塞問題。
灌排分離 便利農家樂
張顯通主任指出,祥和路拓寬工程,位在非都市計劃區,起點、終點分別為潭子區與豐原區,中間路段則為特定農業區,多為農田、雜林、果園,區內灌溉水圳密佈,田野仟陌,風光旖旎。道路設計到施做時,首先考量到工程施做不能影響到農民耕作用水需求,因此採連通管設計,讓側溝雨水圳立體交會,達成灌、排分離,確保側溝、水圳需求斷面完整,維持農民取、用水的便利性。
除此之外,為解決農民下田耕作的需求,中工處也貼心考量到農機通行的動線以及進入道路的緩衝空間設計,共規劃16處的農機便道。而且,更考量到道路整體景觀融入當地景色的和諧度,人行道配色採用跟兩側稻田呼應的大地色系。
為解決農民下田耕作的需求,中工處考量到農機通行的動線以及進入道路的緩衝空間設計,共規劃16處的農機便道。
重視河川治理 減輕橋梁養護成本
中工處配合旱溪東、西路人行及自行車需求,橋梁兩側設置2.5公尺自行車與人行共用道,人本空間占比25%。並加以設置分隔島,以及導水 槽、雙通不鏽鋼排水孔、伸縮縫採用止滑溝及防滑塗裝,達到安全、舒適、防滑的功能。而橋樑主體設計,經過營建署內審查方案評估採用「預力箱型梁橋」,既可符合計畫目標及河川治理,並節省公帑4,600萬元以上的施作經費,更重要的是完工後無需管理養護的成本。
有效溝通 敦親睦鄰100%
為讓工程順利完工,中工處每2週召開施工進度檢討會議,除檢討施工廠商進度執行狀況,也藉由施工協調會議,研議施工界面解決方案。尤其是張顯通主任召開工地會勘達60次,積極解決里民問題。就以農民申請下田農機便道的設置為例,即屢次會同主辦機關、設計廠商、監造廠商辦理現地會勘,將現地解決疑義並函文相關單位辦理後續,獲得里民的高度肯定與認同。
中工處應用BIM建模建立地下管道3D圖資,提供相關單位維護查詢使用。
確實督導 確保施工品質
零事故、零工安是每一項工程施工的最高目標。中工處落實品質政策,擬定品質計畫,藉由管理制度提昇工程品質,達到成本控制在預算內;進度掌控期程內;品質要求標準內的自我要求,積極挑戰108年度金質獎。為達到目標,中工處依分項計畫管制各計畫分項,並仔細檢討規劃,據以施工;更善用Project、營建署估驗系統等軟體,定期會議管控進度。同時,因旱溪橋梁施工正處於汛期,如何安全的將橋梁完成為重要的課題。中工處也在與施工廠商充分討論下,利用擋土樁採用氣動鎚引孔,縮短橋墩基礎作業時間,加上增加支撐固定性,安全完成橋梁作業,解決汛期間橋梁施工問題,更通過洪水上漲5公尺驗證。
景觀美學 公路融合地方語彙
由於旱溪兩岸農業區農田肥沃,農地景色特殊。中工處在規劃景觀設計時,強調人本交通與自然協調為基礎,藉由道路所形成的「觀景廊道」體驗地方特色景觀。特別在跨越旱溪的嘉林橋,設計以當地嘉仁里為發想,將護欄景觀圖案藉由諧音「家人」延伸至圓滿的意象,配合以金色稻穗為構思起源,相互呼應沿線的自然環境。
嘉林橋設計以當地嘉仁里為發想,將護欄景觀圖案藉由諧音「家人」延伸至圓滿的意象,配合以金色稻穗為構思起源,相互呼應沿線的自然環境。
同時,全線每35M設置高效率節能LED燈燈具,並加設遮光罩,避免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影響;道路及橋梁鋪面全部使用再生瀝青,降低天然材料使用量,環保再利用。更值得一提的是,於人行道下方,規劃寬頻管道(含電力與電信等管線)消除架空電纜,並減少道路面埋設人孔蓋,提高行車舒適性。
全線每35M設置高效率節能LED燈燈具,並加設遮光罩,避免對農作物生長造成影響。
道路典範 金質獎綠道路雙加持
潭子區祥和路延伸銜接至豐原區鐮村路道路開闢工程於2019年11月順利完工通車。這一條兼具節能、減碳及綠美化功能的道路,成為台中市新都市道路的典範;通車後,將結合國道四號豐原潭子段系統,預期可紓解潭子加工區及台74線等交通運輸壓力,並與大台中生活圈台74線及豐原大道相互結合,改善交通路網品質,讓居民生活更加便捷。
這項工程不僅獲得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頒發的金質獎,營建署也為了解台灣市區道路屬綠道路並發展綠色工法,由北、中、南三區工程,各取一件並委由成功大學針對「美國綠道路協會標準」進行評分,成為全台唯一一條取得最高分綠道路銅級標準的市區道路。這一切榮譽讓張顯通主任感到格外的欣慰,畢竟薑還是老的辣,畢業之作依然令人鼓掌叫好。
營建署中區工程處陳俊雄副處長(左二)與張顯通主任(右二)手握金質獎獎座,與行政院蘇貞昌院長合作。
潭子區祥和路延伸銜接至豐原區鐮村路道路工程及中區工程處豐原工務,雙雙得到行政院公共工程處頒發的優等獎座與獎狀。
築路達人 路長情更長
細數張主任投入工程界數十年來,從青春黑狗兄,穿街走巷、風中雨中參與興建34條道路、6項建築案,到如今閒暇時,開車帶著孫子遊車河,回憶當工地時成就的慈祥阿公,並驕傲告訴孫子,這條路,那條路的築路故事。
歲月悠悠,他始終奉行「要聰明工作,不要工作辛苦」的工作哲學。他說:「我最大興趣就是賞鳥,鳥類中我最欣賞的是老鷹。你看,老鷹會很長時間停留在地方不動,其實它在『觀察』,一旦看中目標,會立即俯衝目標完成任務。」這也是為什麼張主任參與工程,總能在肯定與認同中順利完成。
築路達人張顯通主任退休後,也如傳說中老鷹一般重生,持續奉獻熱情,續寫更精彩的築路故事。
據傳說,成熟的老鷹在即將衰老之際,會飛到山頂懸崖,以喙敲擊岩石讓其脫落並拔除爪子,以等到長出新喙與新爪等待新生;蛻變後的老鷹重回壯志豪情,翱翔天際。
儘管張顯通主任在完成祥和路工程畢業作之後,也隨之從內政部營建署退休,路長情更長,相信他會正如傳說中的老鷹,再次展開精彩的人生下半場。
潭子區祥和路延伸銜接至豐原區鐮村路道路工程位置圖
工程小檔案
工程名稱: |
潭子區祥和路延伸銜接至豐原區鐮村路道路開闢工程 |
---|---|
主辦機關: |
內政部營建署 |
設計廠商: | 劦盛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施工廠商: | 正祥營造有限公司 |
開工日期: | 106年10月24日 |
完工日期: | 108年8月9日完工 |
資料、照片提供: | 內政部營建署中區工程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