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

都市人本交通道路規劃設計手冊(第二版)
:::

1.1 在地生活化

  在地生活化於都市人本交通理念中呈現方式,在於檢討區域道路系統,透過交通設施、安全教育宣導,來創造在地特色、通學用路空間,提供安全、健康與舒適的通勤環境。

一、什麼是都市人本交通在地生活化?

  在地生活化的意涵包含「在地化」與「生活化」二個層面。

   其中「在地化」的概念是相對於全球化而來,目標是為了維持地方文化認同以及地方特色永續,在地化核心內容會隨著生活圈區位與尺度範圍的差異而變化。

  而「生活化」的概念指的是日常生活上,包含居住、工作、教育、醫療和娛樂與交通,能被廣泛實踐運用的事物。

  都市人本交通理念於「在地生活化」方面的定義:以「臺灣地區綜合開發計畫」、「國土綜合開發計畫」、「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區域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所劃定之(但不限於)生活圈範圍與型態(現階段已劃定6個都會生活圈、11個一般生活圈及3個離島生活圈)為基礎,以人為主體考量進行交通建設並在成果中展現出生活圈特色與價值,使區域內的家庭或個人為聯繫居住、工作、教育、醫療和娛樂等生活場所於交通需求上的品質與安全獲得滿足。

二、都市人本交通在地生活化考量點

  1. 凸顯在地特色:透過座談會、工作坊、訪談、觀察、閱讀…找出在地特色,並藉由「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的概念,以整體環境架構來思考,轉換為在地關懷行動,尋找出不同生活圈的獨特性來凸顯其特色。
  2. 溝通生活模式:透過座談會、工作坊、訪談、觀察、閱讀…理解人本交通考量對象--在地人的使用習慣、生活節奏與活動模式等相關線索,藉由這些線索歸納、理解、模擬使用主體對象生活情境模式。
  3. 深化使用分區:在人本的架構下,都市中的道路在不同的使用分區,應依其服務對象及所屬區位而有所差異,甚至街道家具種類、材質、人行道空間圍塑、植栽種類及種植位置均應適地適時,參考周邊所屬分區空間性質來考量。

【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