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名
人本規劃師|一般人士課程
一、前言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自民國 95 年起推動以人為本的道路環境改善,期能在改善道路安全為首之下,進而將「道路轉變為街道」,提升非機動運具者的環境使用經驗。在歷經近 20 年的實質環境改善與持續的宣導推廣計畫後,國土署自 112 年起進一步啟動人本規劃師課程的整備工作,期能以更系統性架構,將人本街道相關觀念與專業知識讓更多人了解與運用,進而創造全民共同改造街道的可能。
人本規劃師課程將分為「一般人士課程」、「專業人士課程」及「種子教師課程」,課程特色與專業面向將依不同對象與需求進行設計。一般人士課程以完整的觀念推廣及基本人本街道設計思維為主軸,邀請所有民眾參加;專業人士課程著重街道不同介面的設計操作與思考邏輯,以相關空間專業領域人士為主要招生對象;種子教師作為未來課程推廣者,則會更完整說明課程整體規劃邏輯及課程教授重點。
一般人士課程設計為 1 日課程,課程內容分為室內講課、室外走讀與工作坊,課程將從街道發展演變開始談起,最終帶到人本街道應有的基本設計思考,室外課則實際從不同使用者視角體驗街道環境,進而思考未來改善需求與策略。
二、招生對象及報名方式
(一) 招生資格:年滿 16 歲者即可報名。
(二) 報名方式:填寫【一般人士課程】報名表單。[ 報名表單 ]
(三) 篩選方式:
- 為維護課程品質,每場次基本名額上限為 40 人,若報名人數超過基本名額,將以報名先後順序作為錄取條件,執行單位亦得視各場次報名狀況酌情調整,必要時也將另詢申請人關於變更場次等之意願。
- 確認錄取名單後,執行單位將以電子郵件方式通知,並公告於[ 人本規劃師官方網站 ]
三、場次、日期、地點及報名時間
場次 |
戶外課程場域 |
暫定上課日期 |
上課地點 |
暫定報名截止時間 |
---|---|---|---|---|
高雄 |
正義路、衛武營周邊 |
113/4/27(六) |
鳳山行政中心 |
即日起至113/4/24或額滿為止 |
嘉義 |
林森西路、仁愛路周邊 |
113/5/18(六) |
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 |
即日起至113/5/15或額滿為止 |
臺中 |
潭陽路、子車站周邊 |
113/5/25(六) |
潭子國小 |
即日起至113/5/22或額滿為止 |
臺北 |
大安路、市民大道周邊 |
113/6/1(六) |
小樹屋、禾雀館 |
即日起至113/5/29或額滿為止 |
四、課程介紹
一般人士預定課表 ( 上課時數:總計 6 小時 )
場次 |
戶外課程場域 |
暫定上課日期 |
---|---|---|
0930-1000 |
始業式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1000-1100 |
街道空間概論(1) |
|
1100-1110 |
休息 10 分鐘 |
|
1110-1210 |
街道空間概論(2) |
|
1210-1330 |
午休時間 |
|
1330-1730 |
理想街道工作坊 |
李玉華 / |
1730-1800 |
結業式 |
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一) 街道空間概論
此課程目的在於推廣人本觀念,讓參與者有機會認識到社會中多元族群之空間需求,並進而討論人與車的路權關係。此外,也將進一步說明道路除了交通運輸功能外, 還能帶來什麼樣的「街道生活」想像與機會。最後則從街道設計觀點出發,說明街 道設計基本原則,共同反思怎麼樣的街道樣貌才是我們應該共同期待的。
章節主題 |
說明 |
---|---|
一、接到歷史脈絡 |
1. 街道的過去與現在 2. 全世界人本交通思潮 |
二、認識人本街道 |
1. 人本街道的價值 2. 完整街道理念介紹 |
三、理想街道設計概念 |
1. 路段人車關係梳理 2. 幸福與活力街道 3. 街道基盤與韌性 4. 路口人車交織處理 |
四、打造因地適宜的理想街道 |
1. 道路定位關係 2. 人本街道整體規劃配套 |
(二) 理想街道工作坊
透過參與者運用不同道具轉換街道使用者角色,看見我們日常生活中街道所隱藏的問題。接著透過議題指認,並運用所學的課程知識,進一步藉由工作坊討論,提出可能的改善方式與街道願景,開啟從被動使用到主動改善的共同轉變大門。
章節主題 |
說明 |
---|---|
一、街道觀察與紀錄 |
經由戶外實際走讀過程,共用發掘並記錄日常生活中的街道實際狀況 |
二、路上的同理心練習 |
透過不同道具體驗多元使用者的視角,了解街道的多元需求,並進而反思我們對街道空間的期待 |
三、拼貼街道願景 |
以分組工作坊方式,針對街道空間環境提出改善構想,並提出大家共同期待的街道願景 |
五、聯絡資訊